双组份彩色路面流程
- 发表时间:2025-03-17
- 来源:网络
- 人气:
双组份彩色路面系统的实施需遵循“科学设计、精细施工、智慧养护”的全生命周期理念,以下是标准化流程解析:
一、设计阶段
功能定位
明确荷载等级(如人行道/车行道)、抗滑需求(BPN值)、色彩警示功能(如公交专用道红色)。
参考《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技术规程》CJJ/T 244-2016。
材料选型
树脂体系:环氧(高强度)或聚氨酯(高弹性),依据温度适应性选择。
固化剂:脂环胺类(低温固化)或改性胺类(快速固化)。
骨料:玄武岩(耐磨)或彩色陶瓷颗粒(装饰性)。
结构设计
多层体系:底涂(渗透增强)+中涂(荷载传递)+面涂(功能层)。
厚度设计:总厚度2-5mm,面涂层≥1.2mm(抗紫外线老化)。
色彩设计
采用Pantone色系匹配,考虑Lab*色空间参数,确保昼夜可视性。
二、施工准备
基面处理
清理:高压水冲洗(≥12MPa)去除油污,铣刨机拉毛(粗糙度≥0.8mm)。
修补:对裂缝/坑槽进行预处理,平整度误差≤3mm/2m。
材料复配
树脂与固化剂按厂家推荐比混合(误差<2%),加入偶联剂(0.5-1.0%)。
真空脱泡(<-0.09MPa)消除气泡,提升密实度。
设备调试
双组份喷涂机:加热系统(40-60℃)、压力控制(0.4-0.6MPa)。
激光平整度仪:实时监测表面纹理深度(TD≥0.6mm)。
三、施工阶段
底涂施工
渗透型环氧底涂(粘度500-800mPa·s),滚涂覆盖率0.2kg/m²。
养护条件:25℃/75%RH下固化4h。
中涂施工
刮涂环氧砂浆(骨料:树脂=3:1),厚度1.5-2.0mm。
真空消泡后养护12h,打磨平整度。
面涂施工
双组份聚氨酯面涂(含防滑颗粒),喷涂2道(每道0.6-0.8mm)。
抗滑纹理:定制滚筒压印(深度0.3-0.5mm,间距2cm)。
固化控制
分阶段升温:25℃→40℃→60℃(每阶段2h)。
红外测温仪监控表面温度(≤80℃避免起泡)。
四、养护与验收
初期养护
封闭交通24h,洒水养护(日2次,保持表面湿润)。
7天后开放轻型交通,28天达设计强度。
验收标准
粘结强度:拉拔法≥3.0MPa(ASTM D4541)。
色差控制:ΔE≤1.0(与原设计对比)。
抗滑性能:潮湿状态BPN≥55(摆式仪法)。
质保文件
提供材料检测报告、施工记录、养护方案等全套文档。
五、数字化管理
施工监控
无人机巡检:实时传输施工影像,AI识别缺陷(如漏涂、气泡)。
BIM模型:模拟施工进度与材料用量,优化资源配置。
养护决策
植入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内部应力变化,预警潜在病害。
建立数字孪生平台:模拟不同养护方案的效果,选择最优策略。
该流程通过精细化控制每个环节的参数,可提升路面寿命30-50%,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20%。建议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如极端气候适应性)进行参数调整,并委托专业团队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广场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停车场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自行车道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人行道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问题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验收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流程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工期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修补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养护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喷涂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摊铺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性能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耐磨
- 2025-03-25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环保
- 2025-03-24水性聚合物磨砂地面骨料
-
高分子稀浆混合料,彩色微表处
产品采用环保型彩色路面技术,由高等级彩色乳化沥青、彩色防滑骨料。环保耐候颜料、多种助剂,采用专用的设备将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添加剂等,按照试验配合比,拌合成稀浆 -
水性超耐磨羟基防滑路面施工工艺及介绍
水性超耐磨羟基防滑路面是在原有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加铺一层彩色聚合物耐磨耗层,厚度一般为2mm-4mm。以改性的水性羟基树脂结合反应性的无机高分子聚合物骨料,既有 -
水性聚合物防滑路面简介及施工流程
-
水性EAU彩色防滑路面介绍及施工流程
水性EAU防滑路面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具有防滑性能好、耐磨性强、环保性能好等优点。其施工工艺简便易行,能够有效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水性EAU:Eco